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物理学家在《自然·材料》期刊宣布,成功构建出首个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这一突破性成果有望应用于防伪安全、电信和数字数据存储等领域。
研究团队将液晶溶液置于两层涂有染料分子的玻璃板之间,通过特定光线照射使染料分子重新定向并挤压液晶,瞬间形成数千个新褶皱结构。这些结构通过复杂相互作用,形成稳定且自发的周期性运动模式。
该研究负责人韩青(音)博士表示:”这种时间晶体不仅可通过显微镜直接观测,在特殊条件下甚至能用肉眼观察。”时间晶体是一种特殊物质状态,其粒子呈周期性循环运动,理论上于2012年由诺贝尔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