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通过世界独有的低温储存环装置,首次在模拟宇宙大爆炸后环境的实验室条件下重现了原始化学反应。该突破性成果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为追溯恒星形成机制提供了关键依据。
研究人员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中,利用海德堡实验室的环形粒子储存设备成功复现了宇宙最早分子——氦合氢离子(HeH+)的反应过程。该离子由中性氦原子与电离氢原子结合形成,其反应直接促成了宇宙中最丰富的氢分子(H2)诞生,而氢分子正是恒星形成的物质基础。
实验聚焦氦合氢离子与氘(氢的同位素)的相互作用,意外发现该反应速率在温度降低时并未减缓。这一现象表明,该反应在早期宇宙冷却阶段的化学演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了超乎预期的重要作用,为重建恒星诞生链条提供了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