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科学家西塞罗·莫赖斯通过三维模拟技术证实,意大利都灵大教堂保存的”都灵裹尸布”图像源自浮雕接触印染,而非人体包裹形成。这项发表于《考古测量学》期刊的研究显示,麻布覆盖浮雕形成的印痕特征与现存裹尸布影像高度吻合,进一步佐证了该文物属于中世纪制品的结论——1989年碳测年已表明其产生于1260至1390年间。
莫赖斯利用三维模拟软件对比两种场景:将虚拟布料覆盖人体模型与浮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覆盖人体模型的布料会产生明显变形,而覆盖木质、石质或金属浮雕形成的图像则与裹尸布现存影像几乎完全匹配。研究推测,古代工匠可能通过加热或涂染浮雕凸起部分,使布料接触后形成特殊印痕。
都灵大学基督教史教授安德烈亚·尼科洛蒂认同该结论的科学性,但指出该发现并非突破性进展:”过去四个世纪的研究早已表明,裹尸布图像不可能通过包裹三维人体形成。”莫赖斯以历史人物面部三维重建技术闻名,今年6月曾成功复原迄今最古老的31.5万年前智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