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政府大楼遭袭 国际社会谴责升级

乌克兰总理杰尼斯·什米加尔证实,位于基辅的乌克兰政府大楼屋顶及高层在俄罗斯夜间袭击中受损,救援人员正在现场灭火。此次袭击造成至少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37个地区遭遇空袭。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表示已准备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并呼吁欧盟协同行动。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强烈谴责俄方袭击行为,称”俄罗斯无意愿推动和平谈判”。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重申支持乌克兰主权独立,承诺将继续与西方伙伴共同推动公正持久和平。 乌克兰防空部队称昨夜拦截了747架无人机和4枚巡航导弹,俄方共发射823个空中目标,创战争以来最高纪录。袭击还导致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苏梅州等地出现人员伤亡,多处居民楼被毁。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在东方经济论坛期间表示,目前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对话”仍相当困难”。乌克兰政府呼吁国际社会通过加大制裁力度、提供军事援助等实际行动应对危机。

Read More

意大利女排加冕世界冠军创历史

意大利女子排球队于泰国曼谷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夺得冠军,实现奥运会、国家联赛和世锦赛”三冠王”伟业。这是意大利女排时隔23年再次获得该荣誉。 在主教练胡里奥·维拉斯科的带领下,该队已创下36场国际赛事连胜纪录。本届世锦赛决赛中,意大利队经过五局苦战,以3比2战胜土耳其队夺冠。二传手亚历西娅·奥罗获评赛事最有价值球员。 此前该队已在去年巴黎奥运会上首夺金牌,并在今年7月的国家联赛中成功卫冕。阿根廷籍主帅维拉斯科成为首位同时带领男、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的教练,其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率领意大利男排两夺世界冠军。 本届赛事意大利队先后战胜斯洛伐克、古巴、比利时、德国、波兰、巴西等劲旅,最终在决赛中击败由意大利籍教练丹尼埃莱·桑塔雷利执教的土耳其队。球队核心埃格努、德詹纳罗等球员表示,这个冠军属于整个团队。

Read More

伦巴第成意大利电影产业中心

意大利伦巴第大区文化官员弗朗西斯卡·卡鲁索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期间宣布,该地区以2024年近1500万观影人次(占全国20%)、50万场电影放映量(占全国18%)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电影观众规模及放映量第一大区。目前该地区聚集超1700家影视企业(占全国18.6%),从业人员超1.6万人。 区政府通过”伦巴第电影”项目斥资300万欧元支持了19个长片、剧集及纪录片项目,其中部分作品于威尼斯参展。第二届项目征集将于十月启动。另针对影院技术升级设立500万欧元专项资金,申请截止日为9月25日。 青少年电影教育计划取得显著成效,2023/2024学年”课堂银幕”项目覆盖212所学校的3.8万余名学生,2016年以来累计惠及20万青少年。卡鲁索强调:”电影不仅是娱乐产业,更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领域,我们将持续加强新生代培养投入。” 此外,区政府还开设30万欧元视听作品开发基金(9月30日截止)及4.8万欧元特别项目基金(分9月10日与1月30日两轮申报),多措并举支持影视行业发展。

Read More

米兰举办海上救援十年展

米兰蒸汽工厂于9月4日至28日举办”非海之过”主题展览,呈现非政府组织Sea Watch十年海上移民救援历程。展览通过船舶实物模型、救援装备、新闻史料及多媒体装置,向参观者展示地中海移民救援的真实场景。 展区核心为一艘蓝色船型装置,观众可亲身体验移民船 overcrowded 的狭窄空间。展品包括已退役的Sea Watch 3号救援船装备、婴幼儿救生衣、妇孺救助床铺等实物,配合图文板详细说明海上救援流程。 该组织发言人表示,十年持续救援行动折射出制度缺位已演变为政治选择。策展人强调,展览通过跨媒介叙事将移民救援议题重新置于公众议程。 展览期间将举办多场论坛,受邀嘉宾包括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问题报告员、知名救援船长等专业人士。展览致力于推动公众对海上救援与移民政策的理性讨论。

Read More

未来学家倡导长远思维应对全球挑战

美国未来学家阿里·瓦拉赫在出席切尔诺比奥论坛期间提出”长远路径”(Longpath)理念,强调人类需超越短期思维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战。 瓦拉赫曾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长期为联合国难民署和美国国务院等机构提供战略咨询。他指出,Longpath兼具个人与集体双重维度:个人需每日反思选择对未来的影响,集体决策则应建立连接当下行动与未来结果的长效机制。 面对地缘政治极化与科技革命带来的结构性变革,瓦拉赫认为短期应激反应会加剧危机。他提出通过培养跨代际共情能力,打破暴力循环,构建持久和平的根基。尽管社交媒体助推短期思维,但瓦拉赫对人类追求深层意义的趋势表示乐观。 其著作《长远路径》由意大利卢贝蒂诺出版社发行,该书系国际智库Entopan发起的”Genera”丛书组成部分。瓦拉赫现任Longpath实验室执行主任,致力于推动社会建立面向未来的决策体系。

Read More